中文 | ENGLISH

所在位置:首页 > 天文爱好者杂志> 往期杂志

2008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9日

宇宙奥秘 —— 星云之谜 

 

在晴朗的夜空中,人们除了可以看到白茫茫的银河,还会常常看到一些模糊暗淡、宛如白色云雾的“云雾状天体”,1694 年,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把它命名为“星云”。1755 年康德指出:“星云”和银河系一样,可能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在浩瀚的太空中,存在着无数这样的天体系统。19 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洪堡把这种天体系统形象地比喻为宇宙中的小岛,他将德文welt (宇宙)和insel (岛)连用,起名为weltinsel 即宇宙岛。

么,这些云雾状的天体都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星系集团吗?这些星云是否独立存在于银河系之外?人们对星云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这其中的过程可谓是曲折跌宕,宛转反复。……

 

_page_break_tag_

星空有约 ——  常见星图使用指南 

经过近一年的讲述,相信许多初学者已经认识了四季星空的主要星座,并且开始使用望远镜进一步探索星空中隐藏在肉眼视线之外的更有趣的天体了。何谓“更有趣的天体”呢?就是星云、星团和星系,它们通称为“深空天体”。恒星由于离
我们极其遥远,看上去只是一个点光源,即使用极大的望远镜去看也只是一个点,因此对于普通业余观测而言没什么意思。而深空天体则不然,由于它们本身的个头非常巨大,虽然离得同样极其遥远,我们看上去也是有视面的、能看出形状和细节的天体。深空天体数量繁多,亮度、形态各异,且在空中到处都有分布,观测它们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不过,深空天体往往都比较暗弱,绝大多数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望远镜,在浩淼无垠的星空中仔细寻找,往往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找到一个天体,然后细细观赏一番。这种在星空中苦苦寻幽探宝然后收获成功的感觉非常奇妙,也是观测其它亮而容易的天体所体会不到的。因此,我认为,深空天体观测是最能体现天文观测苦与乐的项目。

 

_page_break_tag_

天文杂谈 —— 陈-高彗星发现记 

    “假如美国也长时间闹雪灾,夏威夷火山爆发,假如日本、欧洲没人搜索或者忽略这个目标,假如彗星呆在银河里不出来,或者在北极附近转悠,假如彗星突然爆发亮于15 等甚至13 等,假如我们这里连续晴天,假如月亮不大,假如我的设备不出问题,假如彗星特征明显,假如网络通畅,假如我们及时看图,假如我们仔细看图,假如……,太多的假如了,这些1/2 乘到一起,足够10 次方了,看来千分之一的机会说得还不够。……”
                                                                                        ———高兴
    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就在六年前的2002 年2 月1 日,张大庆成为我国的第一位发现彗星的业余天文爱好者,他发现的是2002C1扵汬整 池谷- 张彗星),而2008 年的同一天我国的业余天文爱好者苏州的陈韬和新疆的高兴联手发现了一颗新彗星,这就是2008C1扵汬整 陈- 高彗星)!

 

_page_break_tag_

彗星猎手 ——— 老无所依

 

重新翻开几个月前采访麦克霍尔兹先生的访问记录,我思索了很久,却依然不知该如何下笔。直到我发现了本文题记中麦克霍尔兹先生所说的那句话,我的内心才得以在顷刻间释然,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所一直苦苦寻找的,能概括一个彗星猎手整个天文人生的话。诚然这其中的确充满着微妙的情感变化,但是我撰写本文的目的却从未改变过,那便是向我的读者展现一个我所能了解的最为真实的麦克霍尔兹———一个北半球目视寻彗的传奇。
        2007 年的全球电影中,柯恩兄弟导演的《NoCountryForOldMen(译名:老无所依)好莱坞乃至全球的电影中脱颖而出,受到全球影迷和影评人的疯狂追捧。大约是受限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这部电影我并未完全看懂,但是影片中美国新墨西哥州壮丽瑰玮的沙漠胜景和汤姆·李·琼斯所扮演的那位对世事变迁都显得无可奈何的老警长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已入天命之年的美国彗星猎手唐纳德·麦克霍尔兹先生。
        对于国内爱好者来说,麦克霍尔兹这个名字是一定不会陌生的,这个来自于大洋彼岸的彗星猎手从1978 年发现第一颗彗星起到今天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整整三十个春秋。而就在3年前,一颗名叫麦克霍尔兹的彗星,匆匆划破北半球日落后的天际,被天文爱好者尊称为“2005 年的新年礼物”。

 

_page_break_tag_

天文杂谈 —— 一百年前的天文歌曲  

■魏晓凡

前一阵,我在论坛上看到一个话题:收集与天文有关的歌曲。这个话题的回贴不少,但让我略感遗憾的是,收集来的歌名不但大多来自当今的流行音乐,而且往往只是在标题或歌词中简单地用到了天体或天象的名称(诸如日出、月光、陪你去看流星雨之类),真正关于天文科学知识的歌曲却几乎没有。当时,我觉得这也很正常,想想,要把天文知识谱写成歌曲,似乎也感觉有点怪怪的呢,也许确实没有吧。但是,现在我必须改变我的看法了,我在为了写寒假作业而到图书馆查询资料的时候,有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发现:天文歌曲不但有,而且不只一首———它们就来自于一种近百年前广泛流行于我国新式学校的歌曲“学堂乐歌”。

 

爱好者之页 —— 守望喷薄的美丽

双子座流星雨,年都是高校天文社团的重头戏。2006 年我们北斗牵头,功组织了第一次联合观测。2007 年对双子关注的社团就更多了. 而且本次观测条件非常之好:1. 极大值在12 月15 日凌晨1时,星整夜可见。2.光基本无影响。3.星冲日前来助兴。如此好的机会需要认真周详的准备,我们在十月初就已经踩好了观测地点———密云石塘路。这个村子外的一处小亭子十分适合观测。兼具了视野开阔(平线附近遮挡率低于15 度),远离城市光污染(够黑)环境优美(山,田野,径,亭)特点,且离村庄只有5 分钟步行距离,持不住可以回屋休息睡觉。
 

 

【上一篇】:2010年增刊

【下一篇】:2008年第2期

地址: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38号(100044) | 电话:(010)51583311、68312517 | 传真: (010)51583312
Copyright@ 1999- 北京天文馆 京ICP备050676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