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和年是一样的吗?中国的时间文化你了解多少?
陨石来自哪里?对地球有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有哪些,它们有研究价值吗?
太阳只是个大火球吗?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能量来源哪里呢?
太阳系是唯一一个孕育行星,承载生命的方舟吗?
星系是如何演化的?
天文望远镜有多少年的历史?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
春节期间(初二至初六),十名北京天文馆科研、科普专家将火热开讲,
奉上囊括古代星空、传统历法、宇宙探索、前沿科学等众多的主题科学报告,
为你答疑解惑。
春节期间(初二至初六),每天2场
第一场10:30-11:00
第二场11:10-11:40
讲座地点:北京天文馆B馆2层中厅
参与方式:讲座免费,现场直接参与
需提前购买北京天文馆展厅票、剧场票或活动票入馆
还等什么,赶快来参与!这个假期,让你了解从古到今人类对宇宙星空的探索征途,感悟体验文明的发展历程。
讲座专家简介
肖军,北京天文馆古天文研究中心研究馆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北京天文学会理事。在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和天文科普工作。
讲座题目:《中国人的岁岁年年》
讲座时间:1月23日(初二)10:30-11:00
郑晓晨,博士,北京天文馆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系的诞生与演化,以及系外行星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
讲座题目:《孤独的太阳系?》
讲座时间:1月23日(初二)11:10-11:40
齐锐,博士,研究员,北京天文馆副馆长。致力于天文科普研究,多年来坚持在天文馆、科技馆和大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教育实践,目前主要兴趣方向为中国古代天文学。
讲座题目:《“星光穿越古今”——我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科学价值》
讲座时间:1月24日(初三)10:30-11:00
李昕,北京天文馆研究馆员。长期从事天文科普和科学研究工作。专业研究领域和方向包括双星、变星观测,系外行星候选体的监测,望远镜技术和观测方法,天文教育理论等。
讲座题目 :《追寻千年的“客星”》
讲座时间:1月24日(初三)11:10-11:40
朱进,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工作组成员,国际天文馆学会董事。曾获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讲座题目:《中国空间站的观测》
讲座时间:1月25日(初四)10:30-11:00
葛志帅,博士,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恒星结构与演化 、星震学,以及恒星活动的研究。
讲座题目:《太阳的一生》
讲座时间:1月25日(初四)11:10-11:40
赵冬瑶,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河外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涉及的天体包括星系团大质量星系、活动星系核及其宿主星系、棒旋星系等,比较善于处理光学和红外的观测数据。对早型和晚型星系的形态、结构、恒星形成等性质有较深入的研究,对星系并和也有较深的理解。
讲座题目:《宇宙中的星系》
讲座时间:1月26日(初五) 10:30-11:00
宋烜,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天文与天体测量研究,依托天文馆科研科普平台软硬件,展开超新星、伽马爆、小行星等暂现源及余辉的观测,同时对这些天文数据进行及时处理,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检索,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撑。
讲座题目:《认识天文望远镜》
讲座时间:1月26日(初五)11:10-11:40
方媛媛,北京天文馆科普教育部助理研究员,地球物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地震及行星震、地球及行星内部结构探测的研究及科普工作。
讲座题目:《星陨落城诉星语》
讲座时间:1月27日(初六) 10:30-11:00
郭懿琳,北京天文馆科普教育部工作人员,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太阳暗条(日珥)领域研究工作及科普工作。
讲座题目:《走近绚烂神秘的太阳》
讲座时间:1月27日(初六) 11:10-11:40
*讲座题目和主讲专家可能临时调整,具体以现场实际为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100044) | 电话:(010)51583311、68312517 | 传真: (010)51583312
Copyright@ 1999- 北京天文馆 京ICP备050676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