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北京天文馆成功举办“月悬窗外 家是蓝星”中秋特别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球幕电影放映、导演访谈、专家讲解、互动体验和天文观测等环节,为市民呈现了一场独具特色的中秋天文盛宴。
作为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球幕电影,《窗外是蓝星之太空旅行》在北京天文馆实现大陆首映。该片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轨实拍,通过8K超高清影像和全景球幕技术,创造了沉浸式漫游中国空间站的非凡体验。
导演解读:揭秘太空拍摄背后的故事
在电影放映结束后,《窗外是蓝星之太空旅行》两位导演朱翌冉、朱达一亲临现场,分享了这部开创性影片的创作历程和技术突破。 导演透露,为将专业的摄影设备送上太空,制作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影片的珍贵之处在于全部镜头均在真实太空环境中拍摄完成,记录了航天员在太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天文专家解读中秋月相变化
在天象讲解环节,北京天文馆的专家借助先进的数字天象系统,开启时间加速模式,带观众领略每月每天的月亮变化;开启飞跃模式,飞到地球北极、飞到中国空间站上,甚至飞临月球,从不同视角感受月亮之美;通过有趣的模拟观测,让观众获得完整的天文体验。
多重体验: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太空之旅
除了导演解读和专家讲解,活动还设置了一系列互动体验环节。在“问月”展区,参与者可以跟随沉浸式互动导览剧《月壤寻忆 跨时空解码之旅》,亲手模拟月壤采样,揭开月球地质之谜。天文主题灯笼制作活动则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天文学魅力。 傍晚时分的“人间共话·赏月实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北京天文馆在室外广场架设了专业天文望远镜,在天文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亲眼观察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和月海区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观察完美结合。
持续放映:十月周末的太空之旅
随着暮色降临,北京天文馆的中秋特别活动在观众的意犹未尽中落幕。一位带小孩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电影不仅带来视觉震撼,更让我们通过航天员的镜头‘亲临’太空,专家的解读进一步帮助我们读懂了月亮。”科技不是冰冷的公式,文化不是遥远的传说。北京天文馆通过“电影+科普”的创新方式,让天文知识变得生动可触,真正践行了“跟着电影做科普”的现代科学传播理念。
10月周末,《窗外是蓝星之太空旅行》将在北京天文馆持续放映,更多市民可通过电影感受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与宇宙的浩瀚神秘,体验这一融合视觉艺术与科学教育的科普新形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100044) | 电话:(010)51583311、68312517 | 传真: (010)51583312
Copyright@ 1999- 北京天文馆 京ICP备050676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594号